【优优配(www.uupei.com)】语言艺术有很多,如相声、评书、朗诵、配音等。但唯独配音与众不同。其他语言艺术基本上都是开放型的,只要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在艺术的范围内可以随意发挥。而配音就不一样了,它的存在要依附于图像,因此说它是半开放型的。配音演员不能像朗诵者那样可以闭上眼睛享受般的尽情释放感情,他的标准必须是眼前的画面,无论怎么发挥都不能脱离角色的表演。所以,配音虽然是语言艺术,但它完全不同于其他的语言艺术形式。这就好比其他语言艺术本身就是一幅画,可以单独拿来欣赏;而配音却是一个画框,它是为片中的角色服务的(虽然经典配音也可以脱离画面独立欣赏,但这并不是配音的目的)。不过这种从属地位并没有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就像装裱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一样。
配音集艺术性与技巧性于一身,其中内容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所以我打算以我的了解和体会说说配音。固然,我的文字不可能说清配音艺术的全部,但是让一个新手或外行入门应该还是可以办到的。其中的观点肯定有不完善不准确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谢谢!
一、 对口型是配音最基本的要求
为了不因语言问题而影响看片,我们通常采取配音的手段,但它是在不破坏原片收看效果,保持生活化和真实感,力求原汁原味的前提下所做的创作。译制人员没有权力将好端端的片子变得影音不同步,否则就是对不起观众,对不起原片。所以配音首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口型,口型对不好是配音片的硬伤,会极大影响观众看片的心情。
刚开始配音的演员首先便要过口型一关。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在1983年配《聪明的一休》时为了解决对口型的问题,将台词全部背了下来。正式配音前大家一起在棚里排练,就像演话剧一样,一遍又一遍,直到熟练为止。那时设备比较落后,片子又是胶片的,不能来回调整影片进度,如果一个人配错了,其他人便要陪着他一起重新配。这种压力是相当大的,而对于刚刚开始配音的儿艺演员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他们选择了最麻烦但也最保险的办法——背台词。好在那时对译制时间要求不严,有充足的时间以供演员们背词和排练。上译厂早期配音时压力更大,片子最多只能配两遍,如果再出错就无法补救了。所以大家便在循环放片时一遍遍排练,不仅抓住了口型,也很好地把握住了声音背后的神韵,老艺术家便是在这种条件下配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的。
如今过口型关已经远不如过去那么困难。设备更比过去先进了很多,全部是数字信号,不仅可以随意进退视频,而且口型即使有微小的出入也可以通过工作站进行调整。但即便如此,对于口型的要求仍然要严格,演员不能因为有了先进设备就降低了自己的标准,对口型是配音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这项工作也要指着设备来调整,那真的很难做出像样的作品了。
现在配音可以无限次地重配,如果错了便回到出错的地方再来一遍,而不是像过去一样需要从头来或从某一个大段来。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也容易让演员变得依赖设备,心里总有一个可以重配的安慰,虽然压力小了,却也丧失了精益求精一遍就过的信念。有的时候配一个长句,后半句没配好,录音师便把画面倒回,接着前半句配,我们今天的配音演员大都具有衔接前后语气的能力。但能力归能力,一句话分两次说终究是与一气呵成说完有区别,只认为观众听不出来是远远不行的,配音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项目,只求技术忽视艺术的译制片虽然让观众抓不住硬伤,却也不会被人们记住。想想看,毕克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那段精彩的案情分析,长达二十多分钟,如果总是一句话分两次配怎么可能演绎得如此美妙绝伦?那时虽然设备简陋,不能轻易地反复重配,给演员的压力很大,但也正是这些压力让每个人都高度重视,力求尽善尽美。无论是上译还是辽宁儿艺在正式配音前都要看着循环播放的录像反复把戏过上好几遍。这不仅对熟了口型,更对情节和人物有了深层地把握。难怪尚华这样说:"我还是怀念那个工作方式,经过排练......虽然(片子)卷大,但是你不停地在排练,你排熟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语言,人物语言的节奏,思想感情的表达,都比较连贯了,比较顺畅地表达出来,就好像下意识的。进入角色了,那么去表演才比较舒服。"①
我说以上那些话决不是把旧的东西当好事物来宣扬,我要表达的是一种工作态度。我们现在的设备如此先进,不需要再背台词、反复排练,我们固然也不提倡这种做法。但是无论怎样,配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我们有了这样一种轻松的配音环境,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反而依赖它甚至有所懈怠,就真的太遗憾了。当然话又说回来,现在片子的制作周期已经远远短于过去,以供研究剧情和角色的时间非常有限,配音演员必须在短期内把握住角色。这样,我们的演员就必须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但要在技巧方面下大功夫,而且要大大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今天想达到过去那种译制境界恐怕不太现实,但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接近那种水平。
最后,还要再强调一下:对口型只是配音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如果把对口型当成配音的目的,是绝不可能配出好作品的。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
保证了影音同步以后,接下来就要解决人物的声音问题。虽然每个人的声音都各不相同,但同一类型人的说话方式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壮汉说话就要粗一点,小瘦子说话就要尖一点,妙龄少女说话就要清纯一点,八旬老翁说话就要沧桑一点,把握住这种相似之处是抓住人物特点的关键。当然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遵循同一种规律,还要因人物特点和不同处境分别对待。下面我就分两方面详细说一下。
1、形象特点
形象特点是指定型一个人物形象的总体特点,一般情况下多指性格特点和感情特点。每个人的说话方式往往取决于他的性格,因此我们时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话语来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对于戏剧人物,这种语言上的特点就更重要了,因为它是我们认识这个角色的途径之一。一部戏,人物众多,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声音上的区分,观众会很糊涂,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作品的趣味性。这便是所谓的性格特点。另外,一个人在不同心境下的说话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高兴时说话的调值会提高,而在压抑时说话便很低沉,语气也会变得凝重,所以配音演员也要通过不同的说话方式加以区分才行。这便是感情特点。好的配音首先要让观众忘记配音的存在,如果时常出现声音与形象的脱节,以致让观众分了心,这种配音便是失败的。所以配音演员要有定型的能力,看到角色的形象就要在头脑中出现他的声音,并且让自己的声音符合要求。绝对不能他演他的我配我的,光对上口型没有意义。
在《黑郁金香》中,童自荣一人配了两个角色——纪奥姆和双胞胎弟弟朱立安。虽然他们相貌极其相似(都是阿兰·德隆饰演),却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哥哥是个行侠仗义、劫富济贫、英勇潇洒的英雄,而弟弟却是个唯唯诺诺、心无城府、初出茅庐的孩子。虽然音色都是一样华丽漂亮,但由于性格的迥异,声音也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别是很微妙的。在两个角色第一次碰面时,童自荣把哥哥的声音压得很沉,带着一种稳重,声音不紧不慢;而配弟弟时,他有意把声线抬高,用了他惯常的"飘"的配音方式,声音中透着一种单纯和对兄长的敬畏,没有哥哥说话时的那种力度,有些发虚,给人缺乏自信的感觉。这种巧妙的刻画将哥俩的性格全部展现了出来,虽然是同一人表演,同一人配音,但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来听,是完全分得出谁是谁的。这说明童自荣非常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尤其是内在的性格特点。
这个问题我还会在后面的"造型能力"中作更为详尽和深入的阐述。
2、音色特点
上面说的形象特点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内在感觉,对于人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感觉还不行,我们不可能忍受听见一个老头发出少年的声音,因为音色不搭配,所以音色对于配音也不可忽视。音色取决于一个配音演员的生理条件,这是不能靠表演来改变的。其实这一点完全可以跟上一点一起叙述,因为音色特点也是角色形象的一部分。一部译制片满足了对口型的要求后,接下来便是解决音型搭配的问题了,而后者跟前者一样,同样是配音表演最基本的要求。暂不管配音时情感抒发如何,单是这两点没做好就可以认定这不是一部成功的译制片。而如今这种"低级"错误却屡屡出现,虽然"对口型环节"尚不敢出太大问题,但"人物音色环节"便难逃厄运了。鉴于这种可悲的现状,我决定还是单拿出一节来说说"音色特点"。
每个配音演员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变声能力,这是配音表现力的一部分,但这种本事不能滥用。毕克配杜丘(《追捕》)和波洛侦探(《尼罗河上的惨案》)时的音色就很不一样,这种变声很自然,没有丝毫牵强感,所以在塑造角色音型时也便很舒服。但是我们终究不能把变声当成一种常用工具。无论是哪里的配音团体,即便是临时组织的班子也应该像组织乐队一样,保证乐器、音部的完整性,如果有音型上的缺位,也只允许小范围的调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导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挑选配音演员并且分配角色,如果最后出现了音型不搭配的情况,导演就要负直接责任。再好的演员如果分不到能发挥自己专长的角色也不会表现出色,也许反而会成为全片的败笔。笔者认为《垂直极限》中最大的败笔便是童自荣配的那个角色,声音与形象很不相符。童的声音年轻华丽,而那个角色却是个留着浓重胡子的大老粗。他虽然配得很努力,但以其声音条件配那种形象再怎么努力也是够不着的。中央八台《西北偏北》的女主角伊芙·肯德尔的声音明显偏老,与角色的年轻貌美不太相符。而中央六台的伊朗电影《天国的孩子》的音型搭配就更糟糕了,小男孩发着柔嫩的女孩声音,老太婆拥有一副年轻女人的嗓子,这种配音怎么能让观众安心看片呢?相反,把人们的情绪全搅乱了。
在译制片中也会适当地对原声音型做一些调整,以适应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比如《魂断蓝桥》中的玛拉和《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都是由费雯丽饰演,她的声音比较低沉,这是因为英语发声相对靠后,而欧美人又大都以声音低沉甚至沙哑作为性感的标志,所以听原声并不觉得有什么不适感。但要是换成汉语,还用那种发声方式就会很别扭了。汉语发声靠前,而对于传统的审美习惯而言,像那种娇小的佳丽形象应该用较为可爱稚嫩的声线来诠释才合适,所以译制当中选了刘广宁和唐烨来分别为两个角色配音,最终的效果也很成功。不过如今,随着国人审美的变化,或者说审美的西化,更多人不习惯听到欧美人操着细嫩的嗓音,"还原真实"、"原汁原味"被常常提出,因此配音标准也要随着广大观众的审美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更多人的趣味。
文/陈昊晖 下接“观点:让配音变得赋予表现力”
如果您想配音,请加我们的在线QQ配音客服专员,我们将为您提供高品质的配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