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配(www.uupei.com)】“张老师,我喜欢你的朗诵,很真实。”上周日,张妙阳在香港大会堂高座演奏厅的朗诵会结束后,台下一观众起身说。那场朗诵会的下半场,张妙阳念了徐志摩的两首诗,《偶然》和《再别康桥》。念到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时,他特意用气声,以配合诗中的安静氛围。
声音特别四“不像”
张妙阳曾在内地听过一场朗诵会。朗诵者念到《再别康桥》中这句时,双臂开敞声调上扬,一副慷慨凛然的模样。“徐志摩若听到,肯定吓坏了。”张妙阳笑道。他希望自己的朗诵,可以听出“人味”,人的气息和味道。
十七年前,凤凰卫视董事长刘长乐选中张妙阳为凤凰卫视中文台录制台声,就是看中了他声音的“有趣”。“他们觉得我的声音很特别,既不像内地的,又不像香港的,不像台湾的,也不像新加坡的。”张妙阳说。
当时的凤凰卫视,想找的就是这样属于凤凰也属于全世界华人的声音。自此,张妙阳一直担任凤凰卫视台声和宣传片解说旁述,一做十七年。那句家传户晓的“您现在收看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便出自张妙阳之口。本职工作外,张妙阳还时常在内地和香港举办个人朗诵会,并定期往内地大专院校讲学,包括配音和播音技巧等。今次他在香港办朗诵会,亦有学生专程从武汉、成都和深圳等地赶来捧场。
除了声音还有灵魂
朗诵会结束后,台上台下聚在一起聊天。有人说喜欢上半场《琵琶行》时琵琶与人声的搭配,有人喜欢下半场《今夜让我静静地想你》的钢琴间奏,还有人说张妙阳的声音丰富有内容,念纳兰性德的《出塞》和余光中的《乡愁》时含了哀怨,念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和郑愁予的《山外书》时又满是暧昧和缱绻。
“朗诵某首作品时,你首先要爱它,深入骨髓地爱它。“张妙阳说:”不要卖弄自己的声音,要放松,甚至要忘掉朗诵。”
张妙阳说,只有当你忘记自己在台上忘记自己正在众人面前朗诵时,你才能进入作者的内心。“朗诵王维的诗时,你就是王维;朗诵《再别康桥》时,你就想像自己是徐志摩,正在康河边走。”
张妙阳说,朗诵时你用的不单是声音,还有你整个的灵魂。上半场压轴的《琵琶行》中,他念到最末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声音哽咽;下半场最后一首《永远的蝴蝶》念到最末,他也忍不住随着怀念逝去女友的主人公一道,在落着冷雨的台北街头,轻轻留下两行泪。“我本不想哭,想一直忍着,但最后还是没能忍住。”在朗诵会结束后的答问环节,张妙阳说。
新加坡出生长大的张妙阳,高中毕业后考入南洋理工大学,本意学播音主持。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新加坡并无大学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他只得退而求其次选了历史。现在回想,他觉得学历史对他之后来港从事配音朗诵工作也不无裨益,一来文化不觉隔膜(同处大中华文化圈),二来对历史的了解也令他更珍视古文的美,以及古人的文风人格。
从二○○三年起,他每年春天在香港举办中小学朗诵会,取名“吹吧,四月的风”。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聚在一起,或独自念一段散文,或集体朗诵一首唐诗。“主要是想让孩子们多了解汉语的美。”从小学时便在老师鼓励下登台朗诵的张妙阳,最知道语言和沟通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吹吧,四月的风”朗诵会将于明年四月二十一日在铜锣湾中央图书馆演讲厅继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