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配(www.uupei.com)】随着今年引进分账影片由20部增加至34部,《碟中谍4》、《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冰川时代4》、《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超凡蜘蛛侠》、《饥饿游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众多分账影片势如破竹,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上占据了强势主导地位。
中国大陆观众对更多进口片引进的前景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因为《黑衣人3》、《马达加斯加3》等影片的译制配音“太潮”和“过于随意”而引发诸多批评。随着2012年即将收官,引进大片的译制配音将何去何从,再度成为影迷关注的焦点。
1、伤不起的中文配音
争论的起因是今年公映的几部分账片国配版,译者将网络流行语和中国特有的娱乐符号移植其中,不但有“坑爹”、“穿越”、“伤不起”、“Hold不住”、“世界那么乱,卖萌给谁看”这样的网络新语,还肆意“篡改”原版台词的原意以适应时下的“潮流”。
先是电影《黑衣人3》个性化十足的中文字幕引发了影迷的热议,有人觉得这样的翻译很有趣很接地气,也有人觉得发挥得过于天马行空。片中有一桥段,当探员K在掏出汉堡开始啃的时候,探员J对他唠叨了几句:“说实在的,我不确定这里面到底是不是块儿肉。里面好像有颗牙,我刚看到的,还是爪子、指甲什么的……”这不仅是对汉堡的戏谑,也暗含着对外星人无孔不入的调侃。译制版翻成:“我说过几遍了,别随便吃路边摊。我真怀疑他们用的是地沟油、瘦肉精……”探员K嘲讽野兽鲍里斯的一句话:“也活得比我寂寞呢,毕竟你是最后一个还活着的伯格罗多人。”干脆被转译成一句唐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考虑到这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故事,而这些时髦的翻译,很容易让人“跳戏”,把观众一会儿拉回当代,一会儿穿越到唐朝……
相形之下,《马达加斯加3》的配音更显得烂俗和粗糙。譬如,动物们驾驶的飞机落地时,出现了“为什么不能像房价一样软着地”;东北虎往身上浇油润滑时,配音是“居然还有地沟油冒充的橄榄油”。此外,“人气高涨的周杰伦”、“像‘小沈阳’一样组成夫妻档” 、“你以为我是赵本山吗、你把这里当《星光大道》” ……译者有些过度“发挥”了,美式幽默用这种行将过气的网络山寨语言翻译出来完全变了味。
2、是接地气,还是忠于原片?
曾经翻译过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钱绍昌先生认为,在影视翻译中过多引入网络时髦词并不可取。“引进片毕竟是西方电影,它的外国特色应该保留,太中国化也不好。”
其实,把源语言的掌故、修辞置换成当地语言的用典、俏皮话,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使用恰当会给译文增色不少。在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的《虎口脱险》里面有一句“这个英国人可真哏儿”,至今仍令很多人记忆深刻。还有《里约大冒险》中,把“猴子做不了鸟类的事”译做“这些猴子啥鸟事都做不好”;《功夫熊猫》中,把“内心的平安”翻译成“淡定”,都是恰当“本土化”的例子。在钱教授看来,不考虑具体情境,任意置换掌故,胡乱去接地气,效果就只能适得其反。既要保持一定的原汁原味,又要符合本地特色,还要考虑戏本身的特点,这三者相互结合,才能翻译出好作品。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专业剧本编辑陆瑶蓉女士也认为,现在译制工作太过粗糙。也难怪,为了赶时间让新片上院线,往往几天工夫就出活儿,很多都是粗制滥造的计件工作。
3、何为“好的译制片”
曾几何时,一度因为译制出《追捕》、《叶塞尼亚》、《罗马假日》、《大独裁者》等传世佳作的上译厂,通过邱岳峰、尚华、乔榛、童自荣、丁建华等配音明星独具魅力的声音,成为一个时代引以为豪的见证和名牌。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上译厂的老厂长陈叙一就定下了翻译外国片的基本行规:“翻译要准确,配音要传神。”好的翻译应该浑然天成,让人们忘记有翻译这回事。听着这些配音让人觉得那些外国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声音,他们用这样的声音“说中文”非常吻合,一点没有格格不入的怪异感。
好的配音应该富有诗的韵律。除了画面节奏之外,配音翻译还要讲究内容形式上的节奏。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副厂长刘风说:“剧本翻译和一般的翻译不同,翻译一定要懂戏。只有你把整个戏的起承转合、抖包袱的地方消化了,才能翻译出来再传达给观众。”
4、原版?国配版?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境地
现如今,译制片的黄金时代早已谢幕,有关译制片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争论的焦点在于译制片是否损害了原版的味道,对此抨击最猛烈的,恰恰是最喜爱看上译经典、并从中受惠最多的成年观众,这就使译制片一度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
关于看原声片好还是看译制片好的争论,大多基于现在的译制水平太烂,损害了引进片的原有味道和品格——原版影片的声音表演越出色、音效越讲究,配音造成的伤害可能就越大。原版与国配版反差越大,就越是让人怀念那些经典老译制片。
按照发达国家的通行惯例,外语片是否需要配音,主要视它的观众群而定。比如成龙的港产片搬到美国,打的是主流商业市场,观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来不看外国片的蓝领阶层,因此重新配音就有利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而李安当初坚持拒绝将《卧虎藏龙》配成英语版,他甘愿冒不被主流观众接受的风险,业内认为这是他坚守艺术品格的体现。